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馀步,足以行船。
夜郎紧靠牂柯江,江面宽数百步,完全可以行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
南越想用财物使夜郎归属自己,可是他的势力直达西边的同师,也没能把夜郎象臣下那样加以役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蒙乃上书说上曰: 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馀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
唐蒙就上书皇上说: 南越王乘坐黄屋之车,车上插着左纛之旗,他的土地东西一万多里,名义上是外臣,实际上是一州之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如今从长沙和豫章郡前去,水路多半被阻绝,难以前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我私下听说夜郎所拥有的精兵能有十多万,乘船沿牂柯江而下,乘其没注意而加以攻击,这是制服南越的一条奇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诚以汉之彊,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
如果真能用汉朝的强大,巴蜀的富饶,打通前往夜郎的道路,在那里设置官吏,是很容易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馀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
汉武帝同意唐蒙的主张,就任命他为郎中将,率领一千大军,以及负责粮食、辎重的人员一万多人,从巴符关进入夜郎,于是会见了夜郎侯多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唐蒙给了他很多赏赐,又用汉王朝的武威和恩德开导他,约定给他们设置官吏,让他的儿子当相当于县令的官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夜郎旁边小城镇的人们都贪图汉朝的丝绸布帛,心中认为汉朝到夜郎的道路险阻,终究不能占有自己,就暂且接受了唐蒙的盟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唐蒙回到京城向皇上报告,皇上就把夜郎改设为犍为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这以后就调遣巴、蜀两郡的兵士修筑道路,从僰直修到牂柯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馀县,属蜀。
蜀郡人司马相如也向皇帝说西夷的邛、筰可以设郡,皇帝就派司马相如用郎中将的身份前去西夷,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将按南夷的方式对待他们,给他们设置一个都尉、十几个县,归属于蜀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是时,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转相饟。
在这个时候,巴郡、蜀郡、广汉郡、汉中郡开通西南夷的道路,戍边的士卒、运送物资和军粮的人很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秏费无功。
过了几年,道路也没修通,士卒疲惫饥饿,遭受潮湿,死了很多人。西南夷又屡次造反,调遣军队去攻打,耗费钱财和人力,却没有尘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患之,使公孙弘往视问焉。
皇上忧虑此事,便派公孙弘去亲自观察询问。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对,言其不便。
公孙弘回京禀告皇上,声称不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弘为御史大夫,是时方筑朔方以据河逐胡,弘因数言西南夷害,可且罢,专力事匈奴。
等到公孙弘当了御史大夫,这时汉朝正修筑朔方郡城,以便凭借黄河驱逐匈奴,公孙弘乘机屡次陈说开发西南夷的害处,因此可暂时停止开发活动,集中力量对付匈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罢西夷,独置南夷夜郎两县一都尉,稍令犍为自葆就。
皇上下令停止对西夷的活动,只在南夷的夜郎设置两县和一都尉,命令犍为郡保全自己,并逐渐完善自己的郡县体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 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
待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国归来后,说他呆在大夏时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让人询问这些东西的来历,回答的人说: 从东南边的身毒国弄来的,从这儿到那里的路途有数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买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
有人听说邛地以西大约二千里处有个身毒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张骞乘机大谈大夏在汉朝西南方,仰慕中国,忧虑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假若能开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於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
于是汉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让他们寻找捷径从西夷的西边出发,去寻找身毒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
他们到达滇国,滇王尝羌就留下了他们,并为他们派出十多批到西边去寻找道路的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过了一年多,寻路的人们全被昆明国所阻拦,没能通往身毒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 汉孰与我大?
滇王同汉朝使者说道: 汉朝和我们滇国相比,哪个大?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夜郎侯亦然。
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辽阔。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
汉朝使者回到京城,于是极力陈说滇是大国,值得让他们亲近和归附汉朝。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注意焉。
汉武帝对这事留心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
等到南越造反时,皇上派驰义侯用犍为郡的名义调遣南夷的军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
且兰君害怕他的军队远行后,旁边的国家会乘机虏掠他的老弱百姓,于是就同他的军队谋反,杀了汉朝使者和犍为郡的太守。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
汉朝就调动巴郡和蜀郡原想去攻打南越的八个校尉,率领被赦从军的罪犯去攻打且兰,把它平定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
正赶上南越已被攻破,汉朝的八个校尉尚末沿牂柯江南下,就领兵撤回,在行军中诛杀了头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头兰,常隔滇道者也。
头兰是经常阻隔汉朝与滇国交通道路的国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头兰被平定后,就平定了南夷,在那儿设置了牂柯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
夜郎侯开始依南越,南越被消灭后,正赶上汉军回来诛杀反叛者,夜郎侯就到汉朝京城朝见皇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以为夜郎王。
汉武帝封他为夜郎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南越破後,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厓駹皆振恐,请臣置吏。
南越破灭之后,以及汉朝诛杀且兰君、邛君,并且杀了筰侯,冉、駹都震惊恐慌,便向汉朝请求称臣,为他们设置官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以邛都为越巂郡,筰都为沈犁郡,厓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
汉朝就把邛都设置为越嶲郡,筰都设置为沈犁郡,冉、駹设置为沦山郡,广汉西边的白马设置为武都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
皇上派王然于利用破南越及诛杀南夷君长的兵威,委婉劝告滇王前来朝见天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
滇王有军队数万人,他旁边东北方有劳浸和靡莫,都和滇王同姓,相互依靠,不肯听从劝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
劳浸、靡莫多次触犯汉朝使者和官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
汉武帝元封二年,天子调动巴郡和蜀郡的军队攻打并消灭了劳浸和靡莫,大军逼近滇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
滇王开始就对汉朝怀有善意,因此没有被诛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
滇王于是离开西夷,率领全国向汉朝投降,请求为他们设置官吏,并进京朝见汉武帝。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於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
于是汉朝就把滇国设置为益州郡,赐给滇王王印,仍然统治他的百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西南夷的君长数以百计,只有夜郎、滇的君长接受了王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滇小邑,最宠焉。
滇是个小国,最受汉朝宠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史公曰:楚之先岂有天禄哉?
太史公说:楚国的祖先难道有上天赐给的禄位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周为文王师,封楚。及周之衰,地称五千里。
在周朝时,他们的先祖鬻熊当了周文王的老师,后来的熊绎又被周成王封到楚蛮之地而立国。等到周朝衰微之时,楚国领土号称五千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灭诸候,唯楚苗裔尚有滇王。
秦国灭亡诸侯,唯独楚国的后代子孙还有滇王存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诛西南夷,国多灭矣,唯滇复为宠王。
汉朝诛杀西南夷,那里的国家多半被消灭,只有滇王又受到汉天子的宠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南夷之端,见枸酱番禺,大夏杖、邛竹。
但是平定南夷的开始,是在番禺见到了枸酱,在大夏看到了邛竹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西夷後揃,剽分二方,卒为七郡。
西夷后来被分割,分成西、南两方,最后被汉王分设为七个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老子曰: 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说: 天下大治达到极致的时候,虽然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听得到,而各国人民却都以自家的饮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装最漂亮,安于乡里的习俗,喜爱自己所事行业,直至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到了近世,如果还要按这一套去办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几乎是无法行得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太史公说:神农氏以前的事情,我不知道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
至于像《诗》《书》所记述的虞、夏以来的情况,则是耳目要极尽音乐、女色的美好,嘴巴要尝尽各种肉食美味,安身在放荡淫乐之中,心里夸耀着权势的荣华。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用这种恶俗去侵染百姓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美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地劝说开导,终究不能使他们感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教诲他们,又其次是整顿他们的行为,最下等的方法是和他们相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置:此其大较也。
崤山以西盛产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玉石;崤山以东多有鱼、盐、漆、丝、美女;江南出产楠木、梓树、生姜、桂花、金、锡、铅、朱砂、犀牛、玳瑁、珠子、象牙兽皮;龙门、碣石山以北地区盛产马、牛、羊、毡裘、兽筋兽角;铜和铁则分布在周围千里远近,山中到处都是,有如棋子满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这是关于各地物产分布的大致情况。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喜好的,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送死之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所以,人们要靠农民耕种,取得食物,要虞人进山开采、渔夫下水捕捉,获得物品,要靠工匠制造,取得器具,要靠商人贸易,流通货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
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人们都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所以,低价的货物能够高价出售,高价的货物能够低价购进。人们各自努力经营自己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就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那样,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不用招唤便会自动前来,不用请求便会生产出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这难道不是符合规律而得以自然发展的证明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书曰: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周书》里说: 农民不种田,粮食就会缺乏;工匠不做工生产,器具就会缺少;商人不做买卖,吃的、用的和钱财这三种宝物就会隔绝不通;虞人不开发山泽,资源就会短缺,资源匮乏了,山泽就不能进一步开发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农、工、商、虞这四个方面,是人民衣食的来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来源大则富裕,来源小则贫困;来源广大,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或贫或富,没有谁能剥夺或施予,但机敏的人总是财富有余,而愚笨的人却往往衣食不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太公望封於营丘,地潟卤,人民寡,於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
所以,姜太公被封在营丘时,那里本来多是盐碱地,人烟稀少,于是姜太公便鼓励妇女致力于纺织刺绣,极力提倡工艺技巧,又让人们把鱼类、海盐返运到其他地区去,结果别国的人和财物纷纷流归于齐国,就像绳索相接,络绎不绝,就像车辐集聚在车毂似的,从四面八方汇拢到那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所以,齐国因能制造冠带衣履供应天下所用,东海、泰山之间的诸侯们便都端正衣服前往齐国朝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後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
后来,齐国中途衰落,管仲重新修治姜太公的事业,设立管理财政的九个官府,使齐桓公得以称霸,多次以霸主身份会合诸侯,使天下政治得到匡正;而管仲本人也有了三归台,官位虽只是陪臣,却比各国的君主还要富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以齐富彊至於威、宣也。
从此,齐国富强,一直延续到威王、宣王的时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所以说: 仓廪充实从而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从而知晓荣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礼生於有而废於无。
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
因此,君子富有了,就喜好去做仁德之事;平民百姓富有了,就会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江河深,鱼就会生活其中;山林深,野兽就在那里藏身;人富有了,仁义就会附益于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富有者得了势越发显赫,失了势,依附于他的宾客也便无处容身,因此心情不快。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夷狄益甚。
夷狄那里,这种情况更为突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谚曰: 千金之子,不死於市。
谚语说: 家有千金的人,不会犯法受刑死于闹市。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非空言也。
这不是空话。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以说: 天下之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君王,享有万户封地的诸侯,占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自己会贫穷,何况编入户籍的普通百姓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昔者越王勾践困於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计然曰: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岁在金时,就丰收;岁在水时,就歉收;岁在木时,就饥馑;岁在火时,就干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
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一般说来,六年一丰收,六年一干旱,十二年有一次大饥荒。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出售粮食,每斗价格二十钱,农民会受损害;每斗价格九十钱,商人要受损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粮价每斗价格最高不超过八十钱,最低不少于三十钱,那么农民和商人都能得利。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论其有馀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靠;物价靠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靠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彊吴,观兵中国,称号 五霸 。
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 五霸 之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 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 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