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他日三晋之交於秦,相善也。
过去韩、赵、魏三国与秦国交往,互相亲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秦善韩、魏而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
现在秦国对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大王,看来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一定是不如韩、魏两国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後也。
现在我替您解除因背弃与秦国亲善关系而招致的进攻,开启关卡,互通贸易,与秦国的交好程度同韩、魏两国一样,若到了明年大王独自招来秦国的进攻,这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又落在韩、魏两国的后面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所以说,这不是我所敢承担的事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以告虞卿。
赵王把赵郝的话告诉了虞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对曰: 郝言 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
虞卿回答说: 赵郝说 不讲和,明年秦国再来进攻大王,大王岂不是要割让腹地给它来求和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媾,郝又以不能必秦之不复攻也。
现在讲和,赵郝又认为不能保证秦国不再进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虽割六城,何益!
那么现在即使割让六个城邑,又有什么好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媾。
明年再来进攻,又把它的兵力所不能夺取的土地割让给它来求和。这是自取灭亡的办法,所以不如不讲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
秦国即使善于进攻,也不能轻易地夺取六个县;赵国即使不能防守,终归也不会丧失六座城。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倦而归,兵必罢。
秦国疲顿而撤兵,军队必然疲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偿於秦也。
我用六座城来收拢天下诸侯去进攻疲软的秦军,这是我在天下诸侯那里失去六座城而在秦国那里得到补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
我国还可得到好处,这与白白地割让土地,使自己削弱而使秦国强大相比,哪样好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郝曰 秦善韩、魏而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 ,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
现在赵郝说 秦国与韩、魏两国亲善而进攻赵国的原因,一定是大王事奉秦国的心意不如韩、魏两国 ,这是让大王每年拿出六座城来事奉秦国,也就是白白地把城邑送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之乎?
明年秦国又要求割地,大王将给它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
不给,这是抛弃了原来割让土地所换取的成果而挑起秦国进攻的兵祸;给它,也就无地可给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语曰 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 。
俗话说: 强大的善于进攻,弱小的不能防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坐而听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
现在平白地听任秦国摆布,秦国军队毫不费力便可多得土地,这是使秦国更加强大而使赵国更加削弱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
让越来越强大的秦国来割取越来越弱小的赵国,秦国年年谋取赵国土地的打算因而就不会停止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况且大王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要求无限,拿有限的赵国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赵王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与楼缓计之,曰: 予秦地如毋予,孰吉?
赵王的想法还没确定下来,楼缓从秦国回到赵国,赵王与楼缓商议这个问题,说: 给秦国土地与不给,哪种作法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缓辞让曰: 此非臣之所能知也。
楼缓推让说: 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曰: 虽然,试言公之私。
赵王说: 虽然这么说,也不妨试着谈谈你个人的意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楼缓对曰: 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乎?
楼缓便回答说: 大王也听说过那个公甫文伯母亲的事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公甫文伯仕於鲁,病死,女子为自杀於房中者二人。
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了,妻妾中为他在卧房中自杀的有两个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母闻之,弗哭也。
他的母亲听到这件事,居然不哭一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相室曰: 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
公甫文伯家的保姆说: 哪里有儿子死了而母亲不哭的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母曰: 孔子,贤人也,逐於鲁,而是人不随也。
他的母亲说: 孔子是个大贤人,被鲁国驱逐了,可是他这个人却不跟随孔子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长者薄而於妇人厚也。
现在他死了而妻妾为他自杀的有两人,像这样的情况一定是他对尊长的人情义淡薄而对妻妾的情义深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从母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
所以由母亲说出这样的话,这是个贤良的母亲,若由妻子说出这样的话,这一定免不了是个嫉妒的妻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矣。
所以说的话虽然都一样,但由于说话人的立场不同,人的用意也就跟着变化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
现在我刚刚从秦国来,如果说不给,那不是上策;如果说给它,恐怕大王会认为我是替秦国帮忙:所以我不敢回答。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臣得为大王计,不如予之。
假使我能够替大王考虑,不如给它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曰: 诺。
赵王听后说: 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闻之,入见王曰: 此饰说也,王蜰勿予!
虞卿听到这件事,入宫拜见赵王说: 这是虚伪的辩说,大王切切不要给秦国六个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楼缓闻之,往见王。
楼缓听说了,就去拜见赵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又以虞卿之言告楼缓。
赵王把虞卿的话告诉了楼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楼缓对曰: 不然。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
楼缓说: 不对,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赵兵困於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於秦矣。
秦、赵两国结下怨仇引起兵祸而天下诸侯都很高兴,这是为什么?说 我们将借强国来欺弱国 。如今赵国军队被秦国围困,天下诸侯祝贺获胜的人必定都在秦国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
所以不如赶快割让土地讲和,来使天下诸侯怀疑秦、赵已经交好而又能抚慰秦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不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
不然的话,天下诸侯将借着秦国的怨怒,趁着赵国的疲困,瓜分赵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赵且亡,何秦之图乎?
赵国将要灭亡,还图谋什么秦国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曰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
所以说虞卿知其一,不知其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王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希望大王从这些方面考虑决定给它吧,不要再盘算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闻之,往见王曰: 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
虞卿听到这番议论后,去拜见赵王说: 危险了,楼缓就是为秦国帮忙的,这只是越发让天下诸侯怀疑我们了,又怎么能抚慰秦国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独不言其示天下弱乎?
他为什么偏偏不说这么做就是向天下诸侯昭示赵国软弱可欺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
再说我所主张不给秦国土地,并不是坚决不给土地就算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赂齐。
秦国向大王索取六个城邑,而大王则把这六个城邑送给齐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
齐国,是秦国的死对头,得到大王的六个城邑,就可以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齐王倾听大王的计谋,不用等话说完,就会同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则是王失之於齐而取偿於秦也。
这就是大王虽然在齐国方面失去六个城邑却在秦国方面得到补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这样做,齐国、赵国的深仇大恨都可以报复了,而且又向天下诸侯显示赵王是有作为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以此发声,兵未窥於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於王也。
大王把齐、赵两国结盟的事声扬出去,我们的军队不必到边境侦察,我就会看到秦国的贵重财礼送到赵国来而反过来向大王求和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於王。
一旦跟秦王讲和,韩、魏两国听到消息,必定尽力敬重大王;既要敬重大王,就必定拿出珍贵的宝物争先向大王致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则是王一举而结三国之亲,而与秦易道也。 赵王曰: 善。
这样大王的一个举动可以与韩、魏、齐三国结交亲善,从而与秦国改换了处事的位置。 赵王听后说: 好极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则使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
就派虞卿向东去拜见齐王,与齐王商议攻打秦国的问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
虞卿还没返回齐国,秦国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楼缓闻之,亡去。
楼缓得知这个消息,立即逃跑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赵於是封虞卿以一城。
赵王于是把一座城邑封给了虞卿。过了不久,魏国请求与赵国合纵盟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
赵孝成王就召虞卿来商议这件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赵孝成王召虞卿谋。过平原君,平原君曰: 原卿之论从也。
虞卿先去拜访平原君,平原君说: 希望听您论述一下合纵之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入见王。
虞卿入宫拜见赵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曰: 魏请为从。
赵王说: 魏国请求合纵盟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 魏过。
虞卿说: 魏国错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曰: 寡人固未之许。
赵王说: 我本来也没答应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 王过。
虞卿说: 大王错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曰: 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
赵王说: 魏国请求合纵,您说魏国错了;我没有答应它,您又说我错了。既然这样,那么合纵盟约是终归不可以了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 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事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
虞卿回答说: 我听说小国跟大国一起办事,有好处就由大国享用成果,有坏处就由小国承担灾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过,魏亦过。
现在的情况是魏国以小国的地位情愿担当灾祸,而您是以大国的地位辞却享用成果。我所以说大王错了,魏国也错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窃以为从便。 王曰: 善。
我私下认为合纵盟约有利。 赵王说: 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合魏为从。
于是就同魏国合纵盟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於梁。
虞卿因为魏国宰相魏齐的缘故,宁愿抛弃万户侯的爵位和卿相大印,与魏齐一起从小路逃走,最后离开赵国,在魏国大梁遭到困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
魏齐死后,虞卿更加不得意,就著书立说,采集《春秋》的史实,观察近代的世情,写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共八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
用来批评国家政治的成功与失败,世上流传,称为《虞氏春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太史公说:平原君,是个乱世之中风采翩翩有才气的公子,但是不能识大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鄙语曰 利令智昏 ,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
俗话说: 贪图私利便丧失理智 ,平原君相信冯亭的邪说,贪图他献出的上党,致使赵国兵败长平,赵军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
虞卿分析事理推测情势,为赵国出谋划策,是多么周密巧妙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及不忍魏齐,卒困於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
到后来不忍心看着魏齐被人追杀,终于在大梁遭到困厄,平常人尚且知道不能这么做,何况贤能的人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後世云。
但是虞卿若不是穷困忧愁,也就不能著书立说而使自己的名声表露于世,流传后代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
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
他年轻时当过薛县的监狱官员,因罪被免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家贫,牧豕海上。
他家里穷,只得到海边去放猪。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
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养後母孝谨。
他奉养后母孝顺而谨慎。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
武帝建元元年,天子刚即位,就招选贤良文学之士。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
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元光五年,有诏徵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
武帝元光五年,皇帝下诏书,征召文学,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弘让谢国人曰: 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原更推选。
公孙弘向国人推让拒绝说: 我已经西去京城接受皇帝的任命,因为无能而罢官归来。希望改变推举的人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
国人却坚决推举公孙弘,公孙弘就到了太常那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
太常让所征召的一百多个儒士分别对策,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按等次被排在最后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
全部对策文章被送到皇帝那里,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文章提拔为第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
公孙弘被召去进见皇帝,武帝见他相貌非常漂亮,封他为博士。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
这时,汉朝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在那里设置郡县,巴蜀人民对此感到困苦,皇帝命公孙弘前去视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公孙弘视察归来,向皇帝报告,极力诋毁西南夷没有用处,皇上没采纳他的意见。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後母死,服丧三年。
后母去世,他守丧三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
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