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王曰: 请闻其说。
惠王说: 我愿听听你们各自的理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仪曰: 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
张仪说: 我们先和魏国相亲,与楚国友好,然后进军三川,堵绝什谷的隘口,挡住屯留的要道。这样,使魏国到南阳的通道断绝,让楚国出兵逼近南郑,秦军进击新城和宜阳,径直逼近西周和东周的城郊,讨伐周王的罪恶,再攻占楚、魏的土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宝器必出。
周王自己知道没办法挽救,一定会献出传国的九鼎宝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秦国占有了九鼎之宝,掌握着天下的地图和户籍,就可以挟制着周天子而向天下发号施令,天下各国没有谁敢不听从的。这是统一天下的大业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翟之伦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
如今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像戎狄一样的落后民族,攻打它们,搞得我们士兵疲惫、百姓劳苦,也不能够扬名天下,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於市。
我听说追求名位的人要到朝廷去,追求利益的人要到市场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争焉,顾争於戎翟,去王业远矣。
如今,三川、周室,如同朝廷和市场,大王却不到那里去争夺,反而到戎狄一类的落后地区去争夺,这离帝王的功业就太远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司马错曰: 不然。
司马错说: 不是这样。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彊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我听说,想使国家富强的人,一定要开拓他的疆土;想使军队强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统一天下的人,一定要广施恩德。这三种条件具备了,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王地小民贫,故臣原先从事於易。
如今,大王的疆土还狭小,百姓还贫穷,所以我希望大王先做些容易办到的事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翟之长也,有桀纣之乱。
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却是戎狄的首领,已经发生了类似夏桀、商纣的祸乱。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
出动秦国强大的军队去攻打它,就好像让豺狼去驱赶羊群一样。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
占领了它的土地就可以扩大秦国的疆域,夺取了它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用不着损兵折将,他们就已经屈服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
攻克一个国家,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残暴;把西方的全部财富取尽,天下人不认为我们贪婪,我们这一出动军队,使得声望、实利都有增益,还能享有禁止暴乱的好名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攻韩,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
如今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是很坏的名声,未必就能得到好处,还负有不义的丑名,而又是天下人所不希望攻打的国家,那就危险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之与国也。
请让我陈述一下理由:周王,是天下共有的宗主;是和齐、韩交往密切的国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谓危也。不如伐蜀完。
周王自己知道要失掉传国的九鼎,韩国自己知道将会失去三川,这二国必将通力合谋,依靠齐国和赵国的力量,与楚国、魏国谋求和解。如果他们把九鼎宝器送给楚国,把土地让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说的危险所在,所以不如攻打蜀国那样完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惠王曰: 善,寡人请听子。
惠王说: 说的好,我听从您的建议。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终于出兵讨伐蜀国。当年十月攻占了蜀国。平定了蜀国的暴乱,贬谪蜀王,改封号为蜀侯,派遣陈庄出任蜀的相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蜀既属秦,秦以益彊,富厚,轻诸侯。
蜀国归秦国后,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足,更加轻视其他诸侯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惠王十年,使公子华与张仪围蒲阳,降之。
惠王十年,派遣公子华和张仪率领军队围攻魏国的蒲阳,降服了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仪因言秦复与魏,而使公子繇质於魏。
张仪趁机又劝说秦王把它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仪因说魏王曰: 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
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 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因入上郡、少梁,谢秦惠王。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惠王乃以张仪为相,更名少梁曰夏阳。
惠王就任用张仪为国相,把少梁改名叫夏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仪相秦四岁,立惠王为王。
张仪出任秦国国相四年,正式拥戴惠王为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居一岁,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
过了一年,张仪担任秦国的将军,夺取了陕邑,修筑了上郡要塞。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後二年,使与齐、楚之相会齧桑。
又过了两年,秦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国相在啮桑会谈。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东还而免相,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
他从东方回国后,被免去国相的职务,为了秦国的利益,他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侍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王不肯听仪。秦王怒,伐取魏之曲沃、平周,复阴厚张仪益甚。
魏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惭,无以归报。
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留魏四岁而魏襄王卒,哀王立。
他留任魏国四年,魏襄侯去世,哀王即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复说哀王,哀王不听。
张仪又劝说魏哀王归附秦国,哀王也不听从。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於是张仪阴令秦伐魏。
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魏与秦战,败。
魏国和秦国交战,被秦国打败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年,齐又来败魏於观津。
第二年,齐国又在观津打败了魏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复欲攻魏,先败韩申差军,斩首八万,诸侯震恐。
秦国想要再次攻打魏国,先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使得诸侯们震惊慌恐。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张仪复说魏王曰: 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
张仪再次游说魏王说: 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超不过三十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
四周地势平坦,像车轴的中心,可以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隔绝。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郑至梁二百馀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
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战车飞驰,士兵奔跑,没等用多少力气就已经到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
魏国的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驻守四面边疆,光是防守边塞堡垒的人就不少于十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梁之地势,固战场也。
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於韩,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假如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你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你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攻打你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的南面;这就叫做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将以安社稷尊主彊兵显名也。
况且,各国诸侯缔结合纵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凭靠它使国家安宁,君主尊崇,军队强大,名声显赫。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从者一天下,约为昆弟,刑白马以盟洹水之上,以相坚也。
如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想使天下联合为一体,相约为兄弟手足,在洹水边上杀白马,歃血为盟,彼此表示信守盟约的坚定信念。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馀谋,其不可成亦明矣。
然而,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也会发生争夺钱财的事,您还打算凭借着苏秦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来维持国家的安定,那必将遭到失败是很明显的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据卷、衍?酸枣,劫卫取阳晋,则赵不南,赵不南而梁不北,梁不北则从道绝,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毋危不可得也。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出兵攻打河外、占领卷地、衍地、燕地、酸枣,劫持卫国夺取阳晋,那么赵国的军队就不能南下支援魏国,赵国的军队不能南下而魏国的军队不能北上,魏军不能北上,合纵联盟的通道就被断绝了。合纵联盟的道路断绝,那么,大王的国家想不遭受危难是不可能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折韩而攻梁,韩怯於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而须也。
秦国使韩国屈服,进而攻打魏国,韩国害怕秦国,秦、韩合为一体,那么魏国的灭亡,快的简直来不及坐下来等待啊。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 为大王计,莫如事秦。
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啊。 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奉事秦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如果您奉事秦国,那么楚国、韩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国家一定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事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
况且,秦国想要削弱的莫过于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魏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不能坚战。
楚国即使有富足强大的名声,然而实际上却很空虚;它的士兵即使很多,然而总是轻易地逃跑溃散,不能够奋战到底。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悉梁之兵南面而伐楚,胜之必矣。
假如魏国发动所有军队向南面攻打楚国,一定可以打败楚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割楚而益梁,亏楚而適秦,嫁祸安国,此善事也。
宰割楚国使魏国得到好处,使楚国亏损而归服秦国,转嫁灾祸,使自己的国家安宁,这是一件好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王不听臣,秦下甲士而东伐,虽欲事秦,不可得矣。
假如大王不听从我的建议,秦国出动精锐部队向东进攻,那时即使您想要臣侍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少可信,说一诸侯而成封侯,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只会讲大话,少有值得信赖的时候。他们只想游说一个国君达到封侯的目的,所以天下游说之士,没有不日夜激动地紧握手腕,瞪大眼睛,磨牙鼓舌,大谈合纵的好处,用以打动各国的君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主贤其辩而牵其说,岂得无眩哉。
国君赞赏他们的口才,被他们的游说迷惑,难道这不是糊涂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原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
我听说,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所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销灭。所以我希望大王审慎地拟订正确的策略,并且请准许我乞身引退,离开魏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哀王於是乃倍从约而因仪请成於秦。
于是,哀王背弃了合纵盟约,通过张仪请求和秦国和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归,复相秦。
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三岁而魏复背秦为从。
三年后,魏国又背弃了秦国加入合纵盟约。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攻魏,取曲沃。
秦国就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年,魏复事秦。
第二年,魏国再次归附秦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欲伐齐,齐楚从亲,於是张仪往相楚。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张仪前往楚国出任相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怀王闻张仪来,虚上舍而自馆之。
楚怀王听说张仪来到楚国,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曰: 此僻陋之国,子何以教之?
说: 楚国偏僻鄙陋,您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仪说楚王曰: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
张仪游说楚王说: 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愿意请求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面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王大说而许之。
楚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他。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
大臣们来向楚王祝贺,唯独陈轸为他伤悼。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王怒曰: 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
楚王很生气地说: 我用不着调兵遣将就得到六百里土地,臣子们向我祝贺,唯独你为我伤悼,这是为什么?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轸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
陈轸回答说: 不是这样,在我看来,商於一带的土地不仅不能得到,而且齐国和秦国还可能会联合起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王曰: 有说乎?
齐、秦联合起来,那楚国就会大祸临头。 楚王说: 能说明理由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轸对曰: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陈轸回答说: 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结盟的齐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闭关绝约於齐,则楚孤。
如今和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那么楚国就孤立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
秦国为什么不满足地追求一个孤立无援的楚国,而给它六百里土地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於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
张仪回到秦国,一定会背弃向大王的承诺,这是向北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又从西面的秦国招来祸患,两国的军队必然会一起攻打楚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於齐,使人随张仪。
我妥善地替大王想出了对策,不如暗中和齐国联合而表面上断绝关系,并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
假如秦国给了我们土地,再和齐国断交也不算晚;假如秦国不给我们土地,那就符合了我们的策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王曰: 原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楚王说: 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看我得到秦国的土地吧。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
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於是遂闭关绝约於齐,使一将军随张仪。
于是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 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王听到这件事,说: 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
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王,齐王愤怒,斩断符节而委屈地和秦国结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 臣有奉邑六里,原以献大王左右。
秦、齐建立了邦交,张仪才上朝。他对楚国的使者说: 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使者曰: 臣受令於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
楚国使者说: 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
使者回报楚王,楚王怒火填胸,立刻要出动军队攻打秦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陈轸曰: 轸可发口言乎?
陈轸说: 我可以张开嘴说话了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攻之不如割地反以赂秦,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出地於秦,取偿於齐也,王国尚可存。
与其攻打秦国,不如反过来割让土地贿赂秦国,和他合兵攻打齐国,我们把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再从齐国夺回来补偿,这样,大王的国家还可以生存下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匄击秦。
楚王不听,终于出动军队并派将军屈匄进攻秦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齐共攻楚,斩首八万,杀屈匄,遂取丹阳、汉中之地。
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官兵八万,并杀死屈匄,于是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又复益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於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
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到蓝田,展开大规模的战半,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媾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
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楚王曰: 不原易地,原得张仪而献黔中地。
楚王说: 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王欲遣之,口弗忍言。
秦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乃请行。
张仪却请求前往。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惠王曰: 彼楚王怒子之负以商於之地,是且甘心於子。
惠王说: 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仪曰: 秦彊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
张仪说: 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
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之地,臣之上原。
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遂使楚。
于是,他出使楚国。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